感覺統合原來不只影響感覺,對動作發展也很重要
愛能職能治療所所長 蘇子茵 職能治療師
在開始聊兒童律動可以如何協助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之前,先來聊聊到底什麼是感覺統合?
簡單來說,感覺統合(sensory integration)代表了感覺的統整以及運用,感覺除了常見的視覺、聽覺、嗅覺及味覺之外,也包含了另外三個對於孩子早期動作發展非常重要的感覺:本體覺、前庭覺以及觸覺。
感覺統合的過程並非是被動接受環境中的所有感覺訊息,而是「主動選擇」當下最有用的「部分感覺刺激」,並進行處理及解讀,接下來產生成功且有目的的「適應性行反應(adaptive reaction)」,而適應性反應驅動著兒童的發展,隨著經驗的累積,因為大腦神經具有可塑性,會出現越來越複雜的適應性反應,進而讓覺統合越來越有效率。
請大家回想小時候學習騎腳踏車,主要是透過本體覺及前庭覺(感覺輸入)來維持平衡感,一開始因為感覺處理還不夠成熟,所以會不斷失去平衡、跌倒,但是每一次失敗都在累積經驗(大腦神經重塑),調整重心還有控制方向(適應性反應)的技巧會越來越成熟,孩子在處理本體覺以及前庭覺輸入時,也越來越有效率,整體感覺統合能力提升。
一般來說,7歲之前是感覺統合發展最快的時期,大部分孩子在7-8歲時,感覺統合能力的表現幾乎就跟成人相似,因此學齡前0-6歲一般都會被稱作孩子的「黃金發展期」。
兒童律動課程不只可以提升孩子動作協調,其實在過程中,孩子不斷練習動作模仿、方向判斷、動作計畫及動作記憶,這些能力都是我們希望孩子發展出的「適應性反應」,透過視覺(觀察老師動作)、聽覺(聽音樂節奏)、本體覺(除了包含認知自己身體不同部位間的相對位置,以進行動作模仿之外,還有區辨自己以及周遭環境中物體的距離及相對位置,以拿捏適當距離及力道,避免踢到其他孩子或物品)以及前庭覺(動作平衡及協調性)的整合及處理經驗,提升孩子動作協調性、動作力道計畫及控制技巧、動作模仿能力以及多步驟動作指令記憶能力。
此外,孩子成長過程中,各方面能力都是會互相影響的,因此當以上的感覺整合以及動作相關技巧發展越來越成熟,其他能力,例如專注力、精細動作控制、抽象概念理解等也會跟著提升。
常常有些家長詢問「我的孩子需要接受感覺統合的練習嗎?」
提供大家常見的行為表現觀察表:
當孩子頻繁出現以上行為時,有可能是感覺統合較不成熟,但大家也不需要過於擔心,可以先觀察行為的出現頻率、是否在特定情境才會出現,同時可以教孩子一些動作策略或帶著孩子進行練習,例如孩子容易用過大的力氣,可以帶著孩子練習如何輕輕的做動作或對準等。
感覺尋求或逃避是一個下意識的行為,每個孩子需要的感覺強度、偏好的感覺種類都不太相同,當我們在解讀孩子行為的時候,也許可以嘗試先從感覺統合的角度去觀察,而不是直接責備孩子為什麼故意或不專心學習,如此才能陪伴孩子一起進行有效的改善及學習。
當孩子在感覺統合上較不成熟時,可能出現如同上述列出,「過度尋求」或「刻意逃避」這些感覺刺激的行為,這些行為可能被視為是故意干擾,例如走路刻意重踏地板,或是拒絕參與日常活動,例如挑食、拒絕玩一些動態活動等,對孩子的人際互動及自信建立都可能產生影響。
那麼還有哪些居家就可以進行的活動可以協助孩子的感覺統合呢?
跳跳床、爬樓梯、操作類玩具都是家中較好取得的物品,如:動力沙、黏土等等,可多多使用。另外,也可以用遊戲的方式和孩子互動練習,如:出力形動作(大熊爬、小鴨子蹲著走)、動作模仿遊戲、多元感官遊戲。